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油田的开采进入中后期,原油的含水量逐渐上升,必须对原油进行预脱水,以便满足外输的要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有:注入化学破乳剂在集油管路内破乳、重力沉降脱水、利用离心力脱水、利用亲水固体表面使乳化水粗粒化脱水、电脱水等.针对辽河油田某联合站输送的原油脱水的底水温度较高这一实际情况,对回掺底水预脱水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作了大量实验.采用小型环道综合实验装置在不同的油水比及有无静态混合器的情况下,对原油在一定时间内的预脱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油水质量比达到40:60时,原油由油包水型(W/O)转变为水包油型(O/W);随着回掺底水率的增加,预脱水率也增加;在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静态混合器后,原油预脱水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推荐文章
利用真空脱水工艺提高水工混凝土抗裂性
水工混凝土
真空脱水
抗裂
油田原油脱水工艺技术
油田
原油脱水
工艺技术
污水厂污泥调理深度脱水工艺研究
污泥调理
深度脱水
弹性板框
高压压滤
南京梅山铁矿尾矿分级脱水工艺研究
铁尾矿
脱水
再利用
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油回掺底水预脱水工艺实验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原油 回掺底水 预脱水 实验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化工机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4,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832.3/33
字数 32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04.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保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系 121 1136 19.0 26.0
2 吴玉国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系 80 531 11.0 19.0
3 申龙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系 68 400 10.0 15.0
4 陈树军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系 4 46 3.0 4.0
5 戴文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系 3 7 2.0 2.0
6 周月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系 2 10 2.0 2.0
7 王平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系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油
回掺底水
预脱水
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6-396X
21-1345/TE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8-26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6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