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机制.并证实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子宫肌瘤与细胞调亡的关系.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子宫肌瘤细胞并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继续培养,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孕激素受体(P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凋亡抑制基因 (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的进行了子宫肌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加入10-4mol/L米非司酮后,细胞增殖活动减少,PR、PCNA、Bcl-2在子宫肌瘤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P<0.05,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可能是:①米非司酮可直接抑制肌瘤细胞生长.②米非司酮通过抗孕激素作用抑制肌瘤细胞生长.③米非司酮可促进子宫肌瘤细胞调亡.反证了孕激素是子宫肌瘤的生长因素之一,亦说明子宫肌瘤与细胞调亡有关.
推荐文章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米非司酮/药理学
子宫肿瘤
受体,雌激素/药物作用
受体,孕激素/药物作用
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绝经后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平滑肌瘤
子宫肿瘤
绝经期
基因,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米非司酮加益贞女金片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
益贞女金片
子宫肌瘤
血管阻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米非司酮对离体子宫肌瘤细胞PR、PCNA、Bcl-2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细胞培养 米非司酮 PR PCNA Bcl-2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4-207,封四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5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861.2004.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梅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11 20 3.0 4.0
2 付生军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8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肌瘤
细胞培养
米非司酮
PR
PCNA
Bcl-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1861
11-496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80-28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