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主要从范志毅名誉权案着眼,通过与近期我国同类案件的比较,并参考国外的相关立法例,阐述了我国的新闻名誉侵权案中,对公众人物这一特殊人群实行反向倾余保护的忙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由于公众人物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确切定义,因此,笔者通过对传媒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对此概念的创立及发展沿革,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在法律上对公众人物进行界定,尔后,又从公众和知情权的实现、体现社会公正、调和人格权和新闻舆论监督权的利益冲突、宪法价值在民事审判中的体现等四个方面,对公众人物进行反向倾斜保护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笔者基于公众人物的特点和上述法理分析,与一般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的侵权认定进行比照,从而归纳出在处理涉及公众人物的新闻名誉侵权案时所适用的特殊归责原则、侵权构成要件以及免责事由.
推荐文章
论名誉权及其民法保护
名誉权
名誉
侵权
公众人物权利边界的理论探讨
公众人物
权利边界
新闻侵权案件
制度构建
整理研究
媒体
名誉权
败诉率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行为与防范
新闻侵权
名誉权
表现形式
防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新闻名誉侵权案件中对公众人物的反向倾斜保护--由范志毅名誉权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来源期刊 人民司法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争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晓燕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司法
半月刊
1002-4603
11-1602/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9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2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