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LA)为膜材用复乳-溶剂扩散法制备了包含牛血红蛋白(BHb)的微胶囊,微胶囊中BHb的P50和Hill系数分别为3 466 Pa和2.4左右,接近于天然BHb的生物活性.研究发现膜材种类对BHb微胶囊包埋率和粒径的影响最大,使用MPEG2000为亲水性嵌段的PELA共聚物时,包埋率最高,达到90%以上,粒径为3~5 μm左右;随着膜材浓度的增大,微胶囊包埋率和粒径均增加;随着外水相NaCl浓度的增大,微胶囊包埋率升高、粒径减小;随着外水相稳定剂PVA浓度的增大,微胶囊粒径减小,包埋率先升高后降低,在较低浓度下(10 g/L、20 g/L)包埋率较高;初乳化搅拌速率的增大,有利于包埋率的提高,但对粒径影响不大;复乳化搅拌速率的影响较复杂,当复乳液体积较大时,复乳化搅拌速率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当固定膜材和初乳化搅拌速率时,包埋率和粒径之间存在着类似抛物线的关系,包埋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材与制备过程对血红蛋白微胶囊粒径和包埋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牛血红蛋白 包埋率 粒径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生化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51
页数 7页 分类号 R944.5
字数 34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061.2004.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志国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55 1885 23.0 35.0
2 马光辉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95 707 15.0 21.0
3 孟凡涛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 46 3.0 5.0
4 邱伟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1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牛血红蛋白
包埋率
粒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工程学报
月刊
1000-3061
11-1998/Q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82-1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4387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