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金融犯罪的成因 (一)金融犯罪社会层面的原因 1.经济转轨频仍,社会监控弱化,是金融犯罪产生的直接根源.由于宏观经济体制的转型使旧的社会控制机制失效,而新的社会控制机制又未能迅速建立,这样在社会监控方面就必然造成一定的空白和漏洞,为金融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例如,在信贷管理方面,由于金融政策不稳,有时鼓励放贷,有时又紧缩银根;一会儿拉开储蓄大战,一会儿又证券满天飞.如此种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加上社会监控的疲软,使很多违法犯罪分子利用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缺陷捞取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推荐文章
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
流动人口
代际差异
权益保障
社会控制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
犯罪
原因
预防对策
推广国企预防职务犯罪:“未央-长庆模式”
职务犯罪预防
职务犯罪工作
国企
国有大型企业
推广
社会管理创新
人民检察院
国民经济
食品监管中的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食品监管
职务
犯罪
特别
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融犯罪的成因与预防
来源期刊 犯罪与改造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犯罪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永升 148 639 13.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犯罪与改造研究
月刊
11-2435/D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6号(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9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