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使用平面尺寸为4.0m×4.0m的地震模拟器即振动台,对基础和屋顶隔震体系的控制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包括三个三层无隔震、基础隔震和屋顶隔震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屋顶隔震包括板和叠层橡胶支座(LRB).输入振动台的模拟地震动分别是1940 N-S地震动、人工模拟山东地震动和人工模拟上海地震动.通过分析三个三层模型在白噪音扫描下的动力特性,首先评价了基础隔震与屋顶隔震体系的控制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尽管基础隔震与屋顶隔震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但基础隔震和屋顶隔震体系都能够明显地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包括层间位移).而且前者有更好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屋顶隔震体系由于实施相对方便,因而可能成为减小中低层建筑结构地震损伤的优先选择.
推荐文章
并联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随机响应分析
并联基础隔震结构
滑移隔震支座
随机响应
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室结构设计浅析
结构设计
包络设计
框排架结构
多层基础隔震偏心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基础隔震
偏心结构
地震反应
基础滑移隔震结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分析
基础滑移隔震系统
偏心结构
地震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础和屋顶隔震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振动台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基础隔震 屋顶隔震 多层建筑 地震模拟器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15.97
字数 32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01.2004.0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祥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76 1248 21.0 32.0
2 韩传峰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34 1835 25.0 37.0
3 张群慧 1 3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315)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9(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0(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5(4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6(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础隔震
屋顶隔震
多层建筑
地震模拟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双月刊
1000-1301
23-1157/P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9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0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