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62份优质晚籼稻新品系产量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因素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穴穗数、结实率和穗长与产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对产量的净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穴穗数(39.2%)、结实率(24.58%)、每穗总粒数(17.8%)、千粒重(15.37%),株高和穗长作用极微弱且为负值.各产量因素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根据研究结果和育种实践,认为优质晚籼稻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是提高穴穗数、结实率和总粒数;高产(产量在550kg/667m2以上)结构模式应该是有效穗21~23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160~175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5~28g.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优质晚籼稻产量因素分析及育种应用探讨
来源期刊 福建稻麦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优质 晚籼稻 产量因素 通径分析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3-33|S511
字数 28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799.2004.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秋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15 87 6.0 9.0
2 黄洪河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21 154 7.0 12.0
3 郑九如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7 40 3.0 6.0
4 张海峰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35 151 7.0 11.0
5 郑苹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18 78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优质
晚籼稻
产量因素
通径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稻麦科技
季刊
1008-9799
35-1147/S
16开
福州市仓山城门连板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