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采用单扫描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氟罗沙星-铜-DNA三元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利用电活性物质氟罗沙星-铜测定DNA的新方法.在0.05 mol/L、pH=7.12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氟罗沙星-铜络合物在-0.36V(vs.SCE)处产生一个不可逆的并具有吸附性质的还原峰,DNA的加入使其峰电流降低,但峰电位不变.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峰电流的差值(△ip)与DNA的浓度成正比,小牛胸腺DNA的线性范围为5.0×10-7~2.0×10-5g/mL,检出限为8.0×10-8g/mL.采用本方法测定了合成样品中DNA的含量,结果满意.
推荐文章
普利沙星与Co(phen)2+3及DNA间结合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
普利沙星
Co(phen)2+3
CT-DNA
结合作用
Ce(Ⅲ)-ALC络合物与鱼精子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与光谱研究
Ce(Ⅲ)-ALC
鱼精子DNA(hsDNA)
荧光光谱法
嵌入
电化学非活性络合物
UV光谱法
铜(Ⅱ)-三氮唑偶氮络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铜(Ⅱ)-三氮唑偶氮络合物,脱氧核糖核酸,电化学行为
铁胺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电化学行为
悬汞电极
铁胺络合物
靛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罗沙星-铜络合物与DNA的电化学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氟罗沙星-铜 DNA 伏安法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28
页数 2页 分类号 O657.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151.2004.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云芳 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 11 18 3.0 3.0
2 王文斌 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 16 3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罗沙星-铜
DNA
伏安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8151
14-1306/N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5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