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ATBN)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对NBR/PP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采用TEM,SEM,DSC分析了NBR/PP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及其PP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ATBN/MP是NBR/PP共混体系较理想的增容剂,当ATBN用量为5份,MP为10份时,增容效果最佳;增容剂存在一个临界胶束浓度(CMC),当增容剂浓度大于CMC时,增容剂的增容作用变差.增容良好的NBR/PP共混体系经过动态硫化后,可制备相态结构精细、性能优异的NBR/PP热塑性硫化胶;界面结合加强后,其流动性能略有下降.
推荐文章
胶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的研究进展
胶粉
聚烯烃
热塑性硫化胶
研究进展
木质素/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界面增容的研究进展
木质素
热塑性塑料
聚合物
复合材料
界面
增容
反应性增容制备纳米SiO2/PP复合材料
纳米SiO2
聚丙烯
接枝改性
反应性增容
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推进剂研究
热塑性弹性体
复合推进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TBN/MP复合增容NBR/PP热塑性硫化胶
来源期刊 合成橡胶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增容剂 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丁腈橡胶 聚丙烯 临界胶束浓度 热塑性硫化胶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30
字数 25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255.2004.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吉彬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重点实验室 12 100 8.0 9.0
2 伍社毛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重点实验室 49 462 13.0 17.0
3 田洪池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重点实验室 19 175 9.0 12.0
4 施凤莲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重点实验室 2 22 2.0 2.0
5 田明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重点实验室 103 1393 22.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容剂
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丁腈橡胶
聚丙烯
临界胶束浓度
热塑性硫化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橡胶工业
双月刊
1000-1255
62-1036/TQ
大16开
兰州市西固区合水北路1号
54-1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3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