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沥青的理化性质及使用性质不仅与沥青质、可溶质的相对质量分数或化学组成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沥青质在可溶质中所形成胶体溶液的状态.采用针入度指数法与胶体不稳定指数法从不同角度评价了几种沥青再生后的胶体状态,同时考察了它们的感温性能与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沈大、沈铁再生后的沥青属于溶胶-凝胶型沥青;北环、沈本、沈本全层3种沥青再生后属于纯粘性的溶胶型沥青.5种再生沥青胶体稳定顺序为:沈铁>沈大>北环>沈本全层>沈本.
推荐文章
沥青回收利用及再生沥青性能评价研究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回收沥青
再生沥青
再生沥青混合料旧料掺量研究
再生沥青混合料
旧料
最佳掺量
离子的胶体状态与其电化学储能极限
氧化还原离子
超级电容器
电池
电化学储能
电活性胶体
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再生沥青
掺量
强度
模量
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生沥青胶体状态的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再生沥青 胶体状态 针入度指数法 胶体不稳定指数法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26.8+6
字数 24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04.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克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化学院 190 1866 21.0 33.0
2 赵晓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化学院 10 121 6.0 10.0
3 高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化学院 10 65 6.0 7.0
4 郭进存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化学院 8 177 6.0 8.0
5 郭庆举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化学院 9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生沥青
胶体状态
针入度指数法
胶体不稳定指数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6-396X
21-1345/TE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8-26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6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