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肥力对家种丹参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总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轮作和重茬)、设计不同的肥力水平并结合丹参专用肥的使用种植丹参.待丹参成熟后按规范采收,称定生物产量,并用HPLC法测定其丹参酮和丹酚酸B的含量,确定总有效成分的积累量.结果适当的插播方式,可使丹参出苗时间提前2~5 d,出苗率高出2%-8%.轮作平均产量比重茬平均提高73%.重茬使用丹参专用肥比轮作对照组样品相比,总生物产量提高8.8%,总丹参酮ⅡA提高24.2%,总丹酚酸B提高31.1%.有机生态肥可使丹参产量提高.结论直插方式、中等水平的丹参专用肥、低水平的有机生态肥有利于丹参产量的提高和有效成分的积累.
推荐文章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耕作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商
紫色水稻土
真菌和细菌生物量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布和耕作响应
土壤团聚体
真菌生物量
细菌生物量
耕作方式
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热特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量碳
耕作措施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耕作与施肥对甘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耕作
施肥
土壤微生物碳
土壤微生物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耕作方式和肥力条件对丹参生物量的积累效应
来源期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丹参 耕作 肥力 生物量 积累效应
年,卷(期) 2004,(z1) 所属期刊栏目 药材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24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427.2004.z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磊 29 372 10.0 18.0
2 戴金凤 4 23 4.0 4.0
3 黎先春 54 1049 20.0 30.0
4 王小如 137 2164 26.0 3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参
耕作
肥力
生物量
积累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双月刊
1673-6427
34-1267/R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26-8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5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