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锥状喀斯特是湿热带地区重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发育在锥状喀斯特地区的溶洞既是锥状喀斯特地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旅游不可替代的景观资源.本文从这一认识出发,首先揭示了锥状喀斯特及溶洞发育的四大特征:(1)溶洞成因类型多样;(2)是深、长、大洞的主要发育区;(3)不同锥状喀斯特发育阶段,洞穴类型组合不同;(4)能形成溶蚀、沉积形态丰富、造型奇特、美学价值很高的溶洞景观集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旅游价值评价,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具有三大资源优势:(1)洞穴资源具有多功能性(科研、探险、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医疗等).(2)构成独特的高品位峰林-溶洞(地面、地下)综合景观类型.(3)景观资源的高度互补性可提高旅游景观内涵的丰度和旅游经济效益.
推荐文章
青眉山溶洞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潜力评价
青眉山溶洞
旅游资源
开发潜力
评价
广西喀斯特地形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广西喀斯特地形区
旅游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
山东喀斯特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山东省
喀斯特景观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与利用
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分区及评价研究
辽宁
滨海旅游资源
分区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锥状喀斯特区溶洞景观特征及其旅游资源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锥状喀斯特 溶洞 景观特征 旅游评价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第九届全国洞穴会议论文选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931.5|F592.7
字数 68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4.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祝安 贵州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系 13 127 5.0 11.0
2 杨明德 贵州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系 12 333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34)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锥状喀斯特
溶洞
景观特征
旅游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