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定了分布于中国的红原鸡两个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亚种、Gallus gallus jabouillei亚种)5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部分序列(289 bp)和控制区(D-环)的部分序列(539 bp),并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原鸡的相应片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布在中国的两个红原鸡亚种与在泰国等地分布的红原鸡亚种可归为一类,而与爪哇岛上分布的红原鸡亚种差异较大.我们的结果支持红原鸡可以分为陆地型和海岛型亚种,家鸡可能来源于陆地型红原鸡,并经受了多次独立驯化.
推荐文章
中国撒拉族线粒体DNA序列遗传多态性研究
线粒体 DNA
序列多态性
D-环区
线粒体DNA编码区的多态性
线粒体DNA编码区
单核苷酸多态性
测序
中国家鸡和红色原鸡mtDNA控制区遗传多态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红色原鸡
家鸡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起源
飞行员线粒体DNA调控区基因多态性分析
DNA,线粒体
基因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航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鸡线粒体DNA部分序列多态性分析
来源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原鸡 线粒体DNA 分类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畜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40
页数 7页 分类号 S831.2
字数 38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66-6964.2004.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庆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62 1469 20.0 28.0
2 邱祥聘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9 459 12.0 21.0
3 曾凡同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2 269 9.0 12.0
4 刘益平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72 787 16.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237)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2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0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0(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3(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鸡
线粒体DNA
分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兽医学报
月刊
0366-6964
11-1985/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82-4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