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时脑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结合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变化,测定脑缺血2小时后脑组织MDA、SOD、GSH-Px、CAT及NOS活性.结果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MDA、SOD及NOS活性较对照组升高,而GSH-Px、CAT活性明显下降,伴随脑含水量增加,出现明显病理改变.结论氧自由基参与急性局灶性缺血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推荐文章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HIF-1α双重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局灶性脑缺血
低氧诱导因子-1α
双重调节
综述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局灶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建模方法
病理生理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脑缺氧
脑缺血
发病机制
微小RNA与缺血性脑损伤
脑缺血
微小RNA
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性脑损伤发生机制
来源期刊 西部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损伤 缺血 自由基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2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1.1
字数 33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04.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兴勇 92 694 14.0 23.0
2 卢仲毅 68 1026 17.0 30.0
3 许峰 141 860 15.0 24.0
4 黄斌 18 73 5.0 8.0
5 匡凤梧 56 445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损伤
缺血
自由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医学
月刊
1672-3511
51-1654/R
大16开
成都市武候区浆洗街8号国嘉南苑10F-6号
62-24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42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