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硫酸锌、葡萄糖酸钙和APG(C0810)复配的3元缓蚀剂最佳复配比为4∶1∶2.用失重法测得该3元缓蚀剂在350mg/L时对碳钢缓蚀率为92.8%,但试样表面存在局部腐蚀.为了抑制试样局部腐蚀的发生,采用失重法从几种常用缓蚀组分中筛选出硅酸钠和钨酸钠作为3元缓蚀剂的添加剂组成5元缓蚀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组分间的最佳复配比.用失重法确定了5元缓蚀剂的临界浓度为280mg/L,此时对碳钢缓蚀率为93.8%,并有效抑制了局部腐蚀的发生.从而得到了天然海水中1种有效抑制碳钢局部腐蚀的低毒、高效复合缓蚀剂.据极化曲线分析可以确定该5元缓蚀剂是1种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推荐文章
天然海水中绿色碳钢缓蚀剂的研究
碳钢
缓蚀剂
绿色
海水
葡萄糖酸锌含片的研制
葡萄糖酸锌
含片
甘露醇
明胶浆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胶浆
D-氨基葡萄糖-硫酸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氨基葡萄糖
锌配合物
合成
硫酸锌溶液脱除钙镁试验及生产应用
硫酸锌
氟化沉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然海水中硫酸锌、葡萄糖酸钙和APG等复合碳钢缓蚀剂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缓蚀剂 天然海水 碳钢 局部腐蚀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8-244
页数 7页 分类号 P714+.5|P755.3
字数 33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174.2004.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敏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2 895 19.0 26.0
2 穆振军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8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缓蚀剂
天然海水
碳钢
局部腐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5174
37-1414/P
大16开
青岛市松岭路238号
24-3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5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