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认识原因考察诚信问题,诚信的规范要求是由于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名与实、言与行的可分离性,假与真的可混淆性.在目标与可能不匹配的情况下,会产生造假的压力.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就要用约定的形式给未来一个确定.交往的重复性有利于诚信的发生.诚信也是一种博弈的产物.
推荐文章
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
助学贷款
诚信
原因
对策
人文社会科学视角下的中英科研诚信学术行为规范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
中英科研
科学研究
诚信
学术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诚信规范的认识原因
来源期刊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诚信 认识 信息不对称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B023
字数 4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471.2004.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颜晓峰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255 464 11.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诚信
认识
信息不对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1674-1471
37-1460/C
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2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