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铜陵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钾钙碱性中酸性侵入岩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类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具体表现为:SiO2≥56%,A12O3含量高(>15%),Na2O/K2O>1,亏损HREE,(La/Yb)N>12,负Eu异常不明显(Eu*/Eu=0.71~0.96),Sr含量高(>750μg/g),Sr/Y比值高(>38).但是,由于岩石的K2O含量较高、εNd(t)较低和Isr值较高,又不同于典型的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埃达克岩,而与中国东部中生代的C型埃达克岩比较类似,暗示铜陵地区的高钾钙碱性岩可能是加厚的下地壳底部基性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本文主要依据铜陵埃达克质岩的HREE特征,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岩体为HREE平坦型,Yb含量较高(>1.8μg/g);第二类为HREE平坦型,Yb<1.8μg/g,(Ho/Yb)N≈1;第三类岩体HREE亏损,Yb<1.8μg/g,(Ho/Yb)N<1.2.上述三类岩石地球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不太可能是分离结晶作用或地壳混染的结果,而可能是由于幔源岩浆与下地壳物质混合的程度不同引起源区成分不同形成的.铜陵地区及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石可能代表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时的地壳增生和加厚过程.铜陵埃达克岩主要是古老下地壳和底侵玄武岩不同比例混合部分熔融形成的,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还不同程度地叠加了分离结晶作用和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铜陵埃达克岩具岛弧特征,但并不表明其产于岛弧环境.埃达克岩亏损Nb、Ta、Y、Yb,推测是由于残留物石榴石富集上述元素所致.铜陵(包括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没有关系,总体上反映的可能是岩石圈伸展的机制.铜陵地区的埃达克岩与铜(金)成矿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在铜陵扩大找矿是有希望的.建议首先利用各种有效的物化探方法在铜陵及其周边地区寻找隐伏岩体;然后,在隐伏岩体及其周边注意识别有利矿化的标志,并钻探验证之.我们希望,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铜陵地区的找矿工作也许会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