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取广东省已进行过深入调查的20个自然保护区为样本,以稀有濒危物种分布、维管植物数量、稀有濒危动植物的种数、保护区面积、年平均降雨量等属性数据作为变量,建立数据库,进行DCA排序和UPGMA聚类研究. DCA排序结果显示,各自然保护区在排序空间中基本上聚集在一起,表明它们的β多样性即样本间的梯度很低,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各个保护区的聚类结果基本上反映了省内生境的地带性分异. 60种稀有濒危植物的聚类结果则反映出它们在各个保护区分布情况的相似程度,这就间接地表明了它们的分布与相关自然保护区生境条件的密切关系. 本项研究的结果提示,在做好行政及管理协调的基础上,从自然保护的角度着眼,可把地理相近、梯度相差较少的保护区合并,组成更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 本项研究还表明,采用排序结合聚类的方法对于所选样本的分类是行之有效的.
推荐文章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题探讨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广东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探讨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烂柯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调查
开发利用
广东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建设现状及对策
自然保护区
示范省
现状
对策
广东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DCA排序与UPGMA聚类研究
来源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UPGMA聚类 DCA排序 稀有濒危植物 广东省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9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8.156
字数 36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11X.2004.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北光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62 1971 25.0 43.0
2 苏志尧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162 3269 31.0 50.0
3 周毅 37 344 11.0 17.0
4 贾小容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24 214 7.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14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保护区
UPGMA聚类
DCA排序
稀有濒危植物
广东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411X
44-1110/S
大16开
广州五山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