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扩增、分化成熟的特点.方法将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作为DC的培养源,联合GM-CSF、IL-4细胞因子培养DC,观察培养过程中DC的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其免疫表型.结果外周血采集物培养的DC成熟明显早于骨髓采集物培养的DC(P<0.01).DC表型CDI a-PE、HLA-DR-PE、CD54-FITC、CD80-FITC的阳性率平均值在骨髓组和外周血组分别为23.3±3.6和25.8±2.2、95.0±2.1和96.9±1.0、54 4±1.4和56.1±1.2、40.5±2.7和41.7±1.8(P>0.05).结论外周血组DC表型的阳性率稍高于骨髓组,但获取费用较昂贵,适用范围有限;骨髓来源则较简便,但培养成熟时间较长,且受个体差异的限制.
推荐文章
不同来源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诱导及鉴定
树突状细胞
分离
体外诱导
不同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比较
树突状细胞
诱导分化
细胞因子诱导不同来源的贴壁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树突状细胞
协同刺激因子
幼稚型T细胞
细胞因子
喉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树突状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4
喉鳞状细胞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培养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骨髓 外周血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1-3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Q813.11
字数 21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04.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静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血液科 12 30 4.0 4.0
2 邓晓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血液科 16 31 3.0 4.0
3 翁霞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血液科 15 36 4.0 5.0
4 梁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血液科 40 74 4.0 5.0
5 余金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血液科 11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树突状细胞
骨髓
外周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月刊
1674-8115
31-2045/R
大16开
上海市重庆南路280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19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