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对部分深部丝状真菌和皮肤癣菌的MIC及分别接种未发芽孢子、发芽孢子和菌丝对MIC的影响.方法参考M38-P(丝状真菌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考方案)试验方案及其改进方案,测定特比萘芬对7株曲霉、5株着色真菌、4株波氏假阿利什霉、4株尖端赛多孢子菌及5株皮肤癣菌的未发芽孢子、发芽孢子或菌丝的MIC,并比较相互间的差异.结果受试菌株以未发芽孢子形态接种时,曲霉MIC范围为≤0.03~0.5 μg/mL,暗色真菌的MIC范围为≤0.03~0.06μg/mL,波氏假阿利什霉及尖端赛多孢子菌的MIC均>16 μg/mL,皮肤癣菌的MIC均≤0.03 μg/mL,提示上述菌株中除波氏假阿利什霉及尖端赛多孢子菌外,其余菌株体外均对特比萘芬敏感.所有受试菌中,除杂色曲霉和疣状瓶霉接种发芽孢子时MIC与接种菌丝时的MIC相差4倍外,其余菌株接种发芽孢子或菌丝悬液时的MIC与接种孢子时的MIC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受试曲霉、暗色真菌及皮肤癣菌体外均对特比萘芬敏感或较敏感.在丝状真菌的特比萘芬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中,接种易于获取并易于量化的未发芽孢子时的MIC可以反映特比萘芬体外对发芽孢子及菌丝的抗菌活性.
推荐文章
布替萘芬体外抗真菌活性及对真菌麦角甾醇合成的影响
布替萘芬
麦角甾醇
角鲨烯
微量液基稀释
薄层色谱
特比萘芬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特比萘芬
抗真菌
红色毛癣菌
机制
麦角甾醇
特比萘芬对24株黑酵母样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黑酵母样真菌
药敏试验
特比萘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比萘芬体外抗丝状真菌药物敏感试验:菌体不同形态对MIC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抗生素类,抗真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真菌 菌丝 孢子,真菌
年,卷(期) 2004,(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2-4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3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412-4030.2004.08.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生素类,抗真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真菌
菌丝
孢子,真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