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18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对治疗开始和完成时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及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其软硬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相对于颅底未见显著变化.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ANB角、Wits值)发生显著改善,下前面高(ANS-Me)增大.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明显.软组织面凸角(Ns-Sn-Pos)明显变小、上唇基角(S-N'-Sn)明显变大、H角变大,软组织凹面形改善.结论早期采用"2×4"技术合并Ⅲ类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改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关系及凹面形.
推荐文章
替牙期牙(牙合)错位的早期发现与早期矫治
替牙期
牙(牙合)错位
咬合诱导
矫治
"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2×4"技术
替牙期
前牙反(牙合)
Ⅲ类颌间牵引
单纯性肌激动器矫治替牙期功能性反(牙合)——附25例临床分析
单纯性
肌激动器
功能性反(牙合)
功能性矫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软硬组织变化
来源期刊 广东牙病防治 学科
关键词 替牙期 前牙反(牙合) "2×4"技术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7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245.2004.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大为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60 318 10.0 14.0
2 卢新华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8 105 6.0 9.0
3 吴莉萍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9 9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替牙期
前牙反(牙合)
"2×4"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疾病防治
月刊
2096-1456
44-1724/R
大16开
广州市江南大道南366号
46-22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0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