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11种新型1,8-萘二甲酰亚胺类荧光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性能.利用紫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这两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得到最大吸收波长、最大激发波长、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并以硫酸奎宁的0.5mol/l硫酸水溶液为参比标准,测定了各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浓度、溶剂对荧光性能的影响,以及化合物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随着浓度的增大,荧光光谱发生红移,且斯托克斯位移增大.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发生红移,斯托克斯位移增大,荧光量子产率增大.在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4-位引入苯并呋喃取代基后,最大荧光发射波长红移70nm~100nm,斯托克斯位移增大20nm~50nm,荧光量子产率明显增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8-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染料与染色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1,8-萘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 荧光染料 荧光光谱 荧光量子产率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染料与颜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610.1
字数 34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179.2004.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德丰 81 625 13.0 19.0
2 王景国 11 101 3.0 10.0
3 孙朝晖 6 99 3.0 6.0
5 杨建新 2 4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8-萘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
荧光染料
荧光光谱
荧光量子产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染料与染色
双月刊
1672-1179
21-1483/TQ
大16开
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8号
8-3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7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