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QT间期和QT离散度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上海华泰软件工程有限公司Cardio EXCN100电脑心电图系统12导联同步测定心电图对22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的QT间期和QT离散度进行检测,并采用仰卧位和俯卧位两种体位进行测定,并与22例同期正常婴儿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新生儿呼吸暂停组QTc间期和QTc离散度与正常新生儿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新生儿呼吸暂停组和正常组的仰卧位、俯卧位的QTc间期和QTc离散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呼吸暂停组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导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心电图表现为室性复极化的延长;但是从仰卧位到俯卧位改变体位后,室性复极化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新生儿呼吸暂停改变体位增加发生猝死的原因是不能用姿势改变导致室性复极化改变来解释的.
推荐文章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病人QT间期与QT离散度分析
QT间期
QT离散度
糖尿病
冠心病
QT间期离散度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诊断价值的探讨
窒息
心肌损害
QT间期离散度
新生儿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及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QT离散度
心律失常,心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体位新生儿呼吸暂停QT间期和QT离散度的测定
来源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暂停 心电图 QT间期 QT离散度 体位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2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2.12
字数 2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368.2004.0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述庭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30 135 7.0 10.0
2 朱永生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16 112 5.0 10.0
3 甘卫华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61 256 8.0 14.0
4 于宝生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30 200 9.0 13.0
5 陈彩霞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18 7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呼吸暂停
心电图
QT间期
QT离散度
体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7-4368
32-1442/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140号
28-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6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48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