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地层、岩浆岩、构造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①晚侏罗世尕苍见火山弧和齐日埃加查蛇绿混杂岩的发现,揭示出班公湖-怒江洋盆在中晚侏罗世存在向北俯冲的迹象;②在晚白垩世、古近纪陆相火山岩和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序次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对羌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及高原隆升的反演具有重要意义;(③东巧一带变质橄榄岩的流变学研究,证实其在洋盆消减、仰冲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变形机制;(④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新的锑铜矿化层位.
推荐文章
赤布张错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二叠纪-古近纪
动植物化石
三叠系岛弧火山岩
角度不整合
印支运动
同位素年代数据
木孜塔格幅、鲸鱼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放射虫
单通道(竹蜓)
蛇绿混杂岩
形成时代
古地磁
新生代火山岩
木孜塔格
东昆仑
乌兰乌拉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青藏高原
区域地质
生物地层
磁性地层
新生代
火山岩
乌兰乌拉湖
构造混杂岩带
区域构造对比
申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笔石动物群
下奥陶统
珊瑚动物组合
二叠系
印支期花岗闪长岩
南北向构造
草地资源
冈底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兹格塘错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中-新生代火山岩 同位素年代 变质橄榄岩 变形机制 班公湖-怒江带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羌塘-昌都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8-5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23.1+2
字数 33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4.05.0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5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蛇绿混杂岩
中-新生代火山岩
同位素年代
变质橄榄岩
变形机制
班公湖-怒江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