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中和脂多糖(Iipopolysaccha ride,LPS)的作用,从而抑制LPS导致的中耳上皮细胞形态的改变.方法将10只正常Wistar大鼠的中耳上皮细胞放置于24孔多聚赖氨酸培养板中培养7天后,分为3组:①未治疗组:在没有LPS和BPI的培养板中继续培养;②LPS组:将1 ng/ml LPS加入培养板中培养;③BPI治疗组:在1 ng/mI LPS加入培养板培养7天后再加入1 μg/ml BPI继续培养.生长4周后,应用光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未治疗组比较,LPS组在1周后表现为细胞肿胀、变大、数量增多;2周时细胞明显增大伴有细胞破裂现象,部分细胞死亡,同时纤毛细胞减少,分泌细胞增多;4周时细胞破裂增多,细胞死亡加剧.而BPI治疗组2周时肿胀的细胞数目及细胞破裂现象远不及LPS组2周时严重,4周后表现为细胞形态正常,仅少量细胞增大,偶有细胞破裂现象出现,同时纤毛细胞增多,分泌细胞减少.结论 BPI能够有效中和LPS,抑制因LPS导致的功能紊乱,恢复中耳黏膜的正常形态,减少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推荐文章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大鼠损伤黏膜的修复作用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
内毒素
中耳炎,伴渗出液
咽鼓管阻塞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水通道蛋白和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耳炎,伴渗出液
模型,动物
大鼠
水孔蛋白类
粘蛋白类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大鼠中耳上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学科
关键词 大鼠 抗生物素蛋白 中耳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3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0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002.2004.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欣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32 73 4.0 8.0
2 祝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59 156 7.0 10.0
3 崔香艳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8 16 2.0 3.0
4 杜宝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5 8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鼠
抗生物素蛋白
中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月刊
1672-7002
11-5175/R
大16开
北京市崇内后沟胡同17号
82-61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6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0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