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各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病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其对POAG的早期诊断、病情估计、治疗效果、预后判断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1)随机选择1992年~2003年间青光眼专科门诊确诊为POAG患者的眼底照相图片计270例(540只眼),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2)按杯盘比值(C/D)分为三组:C/D<0.6者为早期组,C/D=0.6~0.8者为进展期组,C/D>0.8者为晚期组,观察各期POAG神经纤维层的形态学改变特点,进行分析评估.(3)部分病例结合视野和HRTⅡ检查,对三种检查法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4)视野检查用750型HUMPHREY视野分析仪,眼底照相用TOPCON TRC-50VT型眼底照相机.结果在早期组303只眼中96.7%(293/303)为神经纤维层稀疏或裂隙样缺损,3.3%(10/303)为裂隙状加楔形缺损.在进展期217只眼中89.8%(195/217)为神经纤维层稀疏或裂隙样缺损,6%(13/217)为裂隙样加楔形缺损,1.8%(4/217)为裂隙样或楔形缺损加弥漫性萎缩,2.3%(5/217)为弥漫性萎缩,晚期20只眼中50%(10/20)为弥漫性萎缩,20%(4/20)为裂隙样及楔形缺损加弥漫性萎缩,裂隙样缺损加楔形缺损占15%(3/20),而梳状或裂隙样缺损仅占15%(3/20).结论用眼底照相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具有客观、可靠、图像清晰、且较为经济的优点.它能反映病情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情况,且对早期病例检查较视野检查及HRT检查更为敏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早期青光眼客观辅助诊断方法.
推荐文章
角膜中央厚度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关系
角膜中央厚度
视野
视神经纤维层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效果探讨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MMP-2/TIMP-2系统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分析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网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青光眼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21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04.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嘉丽 武汉市第四医院眼科 2 11 1.0 2.0
2 李国彦 武汉市第一医院眼科 4 17 2.0 4.0
3 旷琳 武汉市第四医院眼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青光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