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观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犬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探讨充血性心衰时心房颤动(AF)发生机制.选择14只犬随机分为起搏组(n=7)和假手术组(n=7),在左、右房各缝植4对电极,电极尾端经皮下由犬背部穿出.假手术组犬埋置起搏器后不起搏.起搏组犬置入实验用VOO型起搏器快速心室起搏(220次/分)6周,建立心衰犬模型,分别于起搏前、起搏6周后,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AERP离散度(AERPd)、房内和房间传导时间及心房肌传导速度,记录AF诱发情况.结果:①假手术组犬术前与术后比较,心功能和心房电生理特性均无明显变化.②心室快速起搏6周犬AERP较起搏前略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起搏6周犬AERPd较起搏前明显增大(40.4±15.6 ms vs 22.6±10.2 ms,P<0.05).与起搏前比较,起搏6周犬房内及房间传导时间明显延长(CTRA54.7±7.2 ms vs 33.1±9.5 ms; CTLA 52.3±8.9 ms vs 31.7±6.3 ms; CTRA-LA69.7±8.2 ms vs 42.8±7.9 ms,P均<0.05),心房肌传导速度显著减慢(CVRA54.8±7.9 cm/s vs 90.7±8.4 cm/s; CVLA57.4±9.6 cm/s vs 94.6±10.2 cm/s,P均<0.05).③心衰犬AF诱发率、诱发次数、AF持续时间较起搏前明显增加.假手术组犬术前、术后比较AF诱发情况无变化.结论:心房肌不应期离散度增大和传导异常是充血性心衰时AF发生的电生理基础.
推荐文章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学
机制
治疗
右心室快速起搏致心力衰竭犬的心室电生理特性
心力衰竭,充血性
电生理学
动作电位
心室颤动
血流动力学
6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相关因素分析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B型利尿肽
C反应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力衰竭犬心房电生理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6+1|R541.7+5|R331.3+8
字数 38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659.2004.04.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生理学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双月刊
1007-2659
42-142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
38-14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