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田间调查得出,在昆明市呈贡县大棚彩椒地内,南美斑潜蝇幼虫在连作棚和生地棚的发生高峰均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连作棚的南美斑潜蝇幼虫数量明显高于生地棚.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测定,其结果表明,在连作棚和生地棚的南美斑潜蝇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在彩椒植株上幼虫数量的垂直分布有规律性,即上部叶片上少,中、下部叶片上多,中、下部叶片虫量占总虫量的88.9%.
推荐文章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及南美斑潜蝇种群增长的影响
美洲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
温度
种群增长
南美斑潜蝇幼虫龄期的研究
幼虫龄期
口钩宽度
南美斑潜蝇
番茄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鉴别及防治
番茄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
鉴别
防治
玉屏县美洲斑潜蝇的分布及危害
美洲斑潜蝇
分布
危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棚彩椒南美斑潜蝇幼虫数量消长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来源期刊 北方园艺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棚彩椒 南美斑潜蝇 幼虫 数量消长 空间分布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S625.41.3|S436.418.2
字数 22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009.2004.01.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正跃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55 2850 24.0 37.0
2 陶玫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3 303 10.0 13.0
3 陈国华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77 436 12.0 16.0
4 孙跃先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9 255 11.0 13.0
5 严乃胜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2 189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棚彩椒
南美斑潜蝇
幼虫
数量消长
空间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方园艺
半月刊
1001-0009
23-1247/S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省农科院
14-15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38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103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