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常规的方法对玉米苗期病害发生进行了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病害可初步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病原菌侵入引起,符合KOCH法则的病原菌主要有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ne)、玉米圆斑离蠕孢菌(Helminthosporiua carbon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串珠镰孢菌胶孢变种(F.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和丝轴团散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u Hn)Landon et Full]及玉米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zeae Hsia et Fang).非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缺素症、环境胁迫和药害等因素引起的病害.使用克百威、福美双、三唑醇和戊唑醇复配的二元或三元种衣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苗期病虫害和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
推荐文章
博乐市玉米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博乐
玉米
病害
防治技术
亚麻苗期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亚麻苗期病
病原菌
发生特点
综合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苗期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苗期病害 丛生苗 丝黑穗病 防治技术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病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5.131
字数 44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684.2004.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骈跃斌 42 157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7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苗期病害
丛生苗
丝黑穗病
防治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684
22-1100/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