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脚硬蜱(Ixodes scapularis)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毒媒介.本文利用从12个不同地点采集的853个样本,采用DNA单连构型多样性的分子技术(DNA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对黑脚硬蜱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和核糖体rRNA基因的内部转录空间ITS1被用为种群目标分子标记位点.在Cyt b位点上,总共发现7个单倍基因型.在ITS1位点上,共发现13个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析结果显示,沿美国东海岸分布的黑脚硬蜱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南北种群,但是基因流在地理区域间频繁发生.尽管蜱自身的迁徙扩散能力有限,但地理区域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仍然较大,这可能与黑脚硬蜱寄主动物的频繁迁移有关.另外,本研究资料显示,南方种群的遗传变异程度明显大于北方种群[动物学报50(2):176-186,2004].
推荐文章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黑麂
遂昌分布中心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基因流
昆虫线粒体DNA Cyt b基因研究进展
昆虫
线粒体DNA
Cyt b基因
研究进展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蓝藻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浅水湖泊
富营养化
蓝藻种群结构
多样性
T-RFLP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ITS1和Cyt b位点的DNA单链空间构型多样性研究黑脚硬蜱的种群结构
来源期刊 动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黑脚硬蜱 种群遗传 遗传变异 基因流 SSCP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8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Q95
字数 15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脚硬蜱
种群遗传
遗传变异
基因流
SSC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4-5507
11-5794/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动物所
1935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363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