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陇南煤田已知煤矿点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该区侏罗纪煤系的沉积特征和古构造展布特征.结果表明,陇南煤田的古构造对含煤沉积的控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古河流展布和古气候的控制而体现的.不同层位的煤层,其下面普遍有河流相沉积,说明煤层是在古河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于成煤的气候自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具有由西向东迁移的特点,因此,陇南煤田的找煤勘探应沿古武都河的西北-东南延伸方向开展.
推荐文章
霍林河煤田下含煤段沉积相分析
沉积相
沉积旋回
聚煤作用
鹤岗煤田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
鹤岗煤田
构造
煤层
聚煤
分析
窑街煤田外围赋煤特征及找煤方向
窑街矿区
控煤构造
找煤方向
霍林河煤田聚煤特征和控煤因素分析
含煤地层
控煤因素
构造特征
沉积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陇南煤田含煤沉积地质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侏罗纪 含煤沉积 古构造 特征 陇南煤田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煤田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18.1102
字数 22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04.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文武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侏罗纪
含煤沉积
古构造
特征
陇南煤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