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探讨其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合理用药时间.方法检测15例应用常规剂量L-asp[10 000U/(m2·次)]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340份外周血样本)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多个时间点下患儿血浆L-asp活性,动态观察用药过程中血浆L-asp活性及停药后L-asp维持有效作用活性的持续时间.结果用药过程中,血L-asp活性峰值逐渐增高的趋势,到第8次用药开始达到高峰.用药疗程后,血L-asp活性持续7天维持100U/L以上,随后逐渐下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目前L-asp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用药方案[10 000U/(m2·次),隔天一次,用8~10次]有其药代动力学依据,但仍可作出进一步改善.
推荐文章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化疗
护理
对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患儿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急性胰腺炎
健康教育
延迟强化治疗期应用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白血病对比分析
儿童
白血病/药物疗法
药用制剂/副作用
对比研究
培门冬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恶性肿瘤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
恶性肿瘤
儿童
左旋门冬酰胺酶
不良反应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小儿白血病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 学科
关键词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 急性白血病 药代动力学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23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323.2004.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梓梁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46 243 9.0 13.0
2 陈福雄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66 291 9.0 12.0
3 叶铁真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44 270 9.0 14.0
4 邹亚伟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27 95 5.0 8.0
5 赖永洪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22 243 9.0 15.0
6 关镜明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18 57 4.0 7.0
7 崔彦芹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4 16 2.0 4.0
8 卫凤桂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11 19 3.0 3.0
9 张辉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3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
急性白血病
药代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双月刊
1673-5323
11-5466/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樱花东街2号中日友好医院内
82-794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