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应用缺血、加热等手段对大鼠供肝进行取肝前预处理,比较其对供肝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细胞耐受缺血的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均为6组,即全肝缺血预处理组、半肝缺血预处理组、肝外脏器(脾脏)缺血预处理组、热休克预处理组、热休克+缺血预处理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检测离体肝脏灌洗液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及热休克预处理两种方法联合处理大鼠时,其保护作用明显弱于单独缺血或单独热休克的预处理方法;脾脏缺血同样可起到保护肝脏的效果.结论多种预处理的方法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缺血预处理与热休克预处理在对肝脏保护的作用中可能具有部分共同通路.
推荐文章
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
褪黑激素
再灌注损伤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细胞凋亡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氧化应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舒肝丸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胆汁分泌的影响
舒肝丸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保肝作用
利胆作用
纳洛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纳洛酮
脑梗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干预手段对大鼠供肝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热休克预处理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04,(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1-8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4.11.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预处理
热休克预处理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