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全球最新的地壳形变和造山运动的发展演化阶段.由于中国地处印度陆块、西伯利亚陆块与太平洋板块所围限的三角地带,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以及天然气极易散失,也难以保存的特点,因此,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特征是研究中国气藏形成和保存不可忽视的重要地质因素.总结中国天然气的成藏历程,虽然各类盆地有所不同,但都有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的影响.上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对于中国天然气的成藏及分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促使一些盆地天然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散失,但总体上以促进成藏、聚集作用为主:①在西部盆岭之间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式的前陆型盆地,为形成大中型气田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控制了盆地本部气藏的最终定型.②在中部的四川盆地形成了成排成带的背斜,是四川盆地气藏形成、定型的主要时期;鄂尔多斯盆地的整体快速隆升及进一步西倾,促进了从靖边至乌审旗气田群天然气的进一步聚集.③在东部,上新世末期的渤海运动为以渤中拗陷为主体的渤海海域晚期成藏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在其他盆地也促进了二次生烃及次生气藏的形成;并形成了一批无机成因的二氧化碳气田.④在近海海域,既促进了有机成因气藏的形成,也促进了无机成因非烃气藏以及无机与有机成因天然气的混源,致使区内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气藏特征.总之,新近纪以来活跃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中国天然气以晚期、超晚期生烃成藏、定型为主的成藏模式,是研究中国气藏形成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地质阶段.
推荐文章
碱山构造新近系气藏特征及天然气聚集主控因素
柴达木盆地
碱山构造
天然气
储集层
气藏
特征
聚集
控制因素
构造运动对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四川盆地
震旦纪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桐湾运动
加里东运动
海面—印支运动
燕山—喜马拉雅运动
气藏形成
复合压裂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
复合压裂
高能气体压裂
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中国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第四纪 新近纪 构造运动 中国天然气 成藏定型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
字数 7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1-5736.2004.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庭斌 8 301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0)
共引文献  (1477)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97)
二级引证文献  (448)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2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6(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07(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08(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9(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2(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3(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4(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5(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6(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8(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四纪
新近纪
构造运动
中国天然气
成藏定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