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用人类基因制作的芯片,分析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筛选瘢痕形成过程中表达显著的差异基因.方法选择4例烧伤后6个月、瘢痕严重增生挛缩的患者,取增生性瘢痕与自体正常皮肤进行对照,分成4组,提取各个标本的总DNA与RNA,制成荧光标记的cDNA探针,与含4 000个人类靶基因的芯片(1 500个为已知基因,2 500个为未报道或未知功能的基因)杂交,经扫描,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种组织间的差异表达. 结果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的表达差异的基因在4个组间仅出现1次的有378~451个,重复2次出现的有203~301个,3例标本中均有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数为114~152个,4例标本中均出现差异的基因则有97个,其中以上调为主,涉及13大类基因,包括抑癌与原癌基因,细胞凋亡,细胞骨架与运动蛋白,细胞周期类蛋白等,有些为已知基因,有些仍未知功能. 结论增生性瘢痕与皮肤的基因图谱存在差别,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
推荐文章
应用表达谱芯片筛选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相关基因
瘢痕
皮肤组织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中EGFR及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差异
增生性瘢痕
磷酸化酪氨酸蛋白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的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差异基因的筛选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皮肤 基因芯片 差异基因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04.03.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生性瘢痕
皮肤
基因芯片
差异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双月刊
1671-0290
11-465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0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6898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