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相比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出现了供给不足、需求不旺的反常现象.本文从市场的微观基础入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一方面在强政府主导的市场机制下,企业债券融资并没有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规则内的企业,由于自身产权独立性的缺陷和企业债券信号发送功能的散失,再加上同样存在"内部人控制"倾向的国有商业银行配合,缺乏发行企业债券的动力,规则外的实力企业,又由于规则的限制而无法发行.投资者也因为承担风险得不到补偿和流动性等问题,无法产生对企业债券的热情.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建立、改变和完善企业债券的相关制度;减持国有股,防止内部人控制;塑造真正的企业债券发行主体;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开展场外交易和允许商业银行进行企业债券交易.
推荐文章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企业债券
投资
融资
我国企业债券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企业债券
发展滞后
原因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的深层原因探析
企业债券
监管
企业产权
机构投资者
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评析
企业债券
核准制
信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微观基础分析
来源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企业债券 市场 发展滞后 政策建议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F81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伟亭 复旦大学经济系 2 5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96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企业债券
市场
发展滞后
政策建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经济体制改革
双月刊
1006-012X
51-1027/F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
62-169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9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07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