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贵州中三叠世拉丁晚期扬子台地边缘地表暴露带,经历的时间长,约1 Ma(233~232 Ma);形成的厚度大(一般100~150 m左右,最厚可达180 m左右).暴露特征清楚,渗流豆石、窗格(鸟眼)构造、中-大型帐篷构造、喀斯特化角砾岩非常发育,这显然是潮湿-半潮湿气候条件下,在古隆起区形成的钙质风化壳.暴露带裂隙中的微型钟乳石,有覆水石、滴水石、流水石3种类型.其18O同位素组成一般在-10‰(PDB)左右,13C的同位素组成一般在1.5‰~2‰(PDB)左右.18O同位素组成表明,钟乳石是淡水成因的,但13C的同位素组成为略高于淡水成因的沉积物的值,这可能是不饱和的大气降水溶解了基岩,而获得13C的缘故.上述3种形态的微型钟乳石的岩石学特征也表明,是典型的淡水成因形成.由此可见,暴露带裂隙中的微型钟乳石为淡水成因的产物.
推荐文章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南缘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沉积类型
同沉积断裂
海西-印支期
上扬子区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近环带状台地边缘相带特征及勘探前景
台地边缘相
礁滩复合体
良里塔格组
上奥陶统
塔中地区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特征及演化
台地边缘
沉积特征
演化
长兴组
飞仙关组
川东北
元坝
上扬子区龙王庙期碳酸盐岩台地模式及油气勘探
碳酸盐岩台地
镶边台地
油气勘探
龙王庙组
清虚洞组
上扬子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州拉丁晚期扬子台地边缘地表暴露带的特征及裂隙中微型钟乳石的成因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台地边缘 暴露带 微型钟乳石 C-O同位素 拉丁晚期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9
字数 2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4.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瑞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 230 6059 43.0 63.0
2 肖加飞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 27 567 12.0 23.0
8 魏家庸 5 9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台地边缘
暴露带
微型钟乳石
C-O同位素
拉丁晚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