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植物种子的长距离传播在物种迁移、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学等领域有重要的生态和进化意义.种子传播有很多方式,开阔草原等地区的草本植物和许多热带和温带的树木都是通过风传播种子的.风传播的方式最适合进行种子长距离传播现象的模拟研究.种子的风传播模型是传播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种子的长距离风传播模型,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和破碎化景观中植物种群的基因交流等生态过程研究举足轻重,然而国内鲜见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种子长距离风传播现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风传播种子模型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原理,并分别就现象模型和机理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几个重要方向.种子的风传播模型可以分为现象模型和机理模型两类,现象模型按种子传播核心的形式包括短尾模型、偏峰长尾模型和混合传播核心模型,后两者对于长距离传播数据的模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机理模型按照模拟机制可分为欧拉对流扩散模型和拉格郎日随机模型两类.本文重点介绍了种子的长距离风传播现象的形成机理和两类机理模型的参数构成和处理方式.适合种子脱落的天气和适合传播的天气的同步性可能是形成种子长距离风传播的一个重要前提,林缘和地表存在的上升气流及大风和暴风中形成的速度梯度都可能对于种子的长距离传播有重要的作用.机理模型的操作因子主要包括生物方面的因子、气象方面的因子和地形方面的因子.同时对目前几个应用比较成功的机理模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价,包括倾斜羽毛模型、对流-扩散-下降模型、无掩蔽模型、背景模型、WINDISPER及其改进模型和PAPPUS模型.最后指出,目前在风传播种子的长距离模型研究中,对草本植物种子的传播模拟的投入明显不如树木种子的长距离传播模拟,对于破碎化景观中种子长距离的风传播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对提高机理模型预测能力的高分辨率物理环境数据输入技术的需求则为多学科交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推荐文章
风传草本植物种子空间传播新模型
草本植物种子
空间传播
距离
准麦克斯韦模型
杂草种子传播研究进展
种子传播循环
杂草种子传播
传播因子
传播机制
研究方法
放射性核素长距离迁移模拟研究进展
放射性核素
长距离迁移模式
长距离EPON的研究
EPON
长距离
物理层
多点MAC控制
RTT(Round Trip Time,往返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种子的长距离风传播模型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风传播 种子 长距离 模型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2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128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桑卫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52 2220 28.0 46.0
2 马克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158 6538 46.0 76.0
3 郑景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6 265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211)
二级引证文献  (245)
1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1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5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8(4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9(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传播
种子
长距离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生态学报
月刊
1005-264X
11-3397/Q
大16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82-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70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