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LD)光制下松果体钟基因Clock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在LD光制下饲养SD大鼠4周后,在一昼夜内每隔4 h采集松果体组织,提取总RNA,进行竞争性定量RT-PCR,测定不同昼夜时点(CT)样品中Clock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余弦函数获取节律参数,并经振幅检验分析是否存在昼夜节律.结果是松果体Clock基因mRNA表达呈现昼夜节律性振荡变化(P<0.05),峰值和谷值分别位于CT18和CT6,峰值相位-268.76±27.63,振幅0.42±0.14,中值0.99±0.10.证实LD光制下Clock基因在松果体中存在明显的昼低夜高节律性表达.
推荐文章
肾脏局部生物钟系统与水盐排泄昼夜节律的时相关系
肾脏
昼夜节律
钟基因
钟控基因
水盐排泄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松果体钟基因表达的变化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松果体
钟基因
BMAL1
新生大鼠
大鼠松果体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内源性昼夜表达规律
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
内源性昼夜节律
松果体:大鼠
玉米昼夜节律钟基因CCA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光周期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玉米CCA1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松果体钟基因Clock的昼夜节律性表达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Clock基因 昼夜节律 松果体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Q811.213|R322.55|R852.6|R322.81
字数 3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04.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国卿 苏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生理学教研室 59 221 9.0 13.0
2 童建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179 1143 16.0 23.0
3 杜玉珍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10 7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lock基因
昼夜节律
松果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