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通过监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探讨既能避免低血压又能保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异丙酚用药方法.方法 6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2 mg/kg,Ⅱ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Ⅲ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并于气管插管前静脉追加注射异丙酚20 mg.所有患者均复合芬太尼、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后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前、后的双频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双频指数下降最明显,达53.49±0.74(P<0.01).Ⅱ组气管插管后双频指数回升最明显,达77.84±3.25(P<0.05).Ⅰ组气管插管前收缩压下降最明显,为(81.20±11.13) mm Hg(1 mm Hg=0.133 kPa,P<0.01),其中有8例收缩压<80 mm Hg.结论麻醉诱导首次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并在气管插管前静脉追加注射异丙酚20 mg是一种既能避免发生低血压又能保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异丙酚用药方法.
推荐文章
麻醉深度指数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镇静深度的比较
脑电描记术
异丙酚
哌啶类
清醒镇静
药物释放系统
麻醉
过度通气对异丙酚麻醉作用的影响
异丙酚
靶控输注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脑电双频谱指数
意识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靶控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时镇静深度的影响
意识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全身麻醉诱导
镇静深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异丙酚麻醉诱导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双频指数 异丙酚 麻醉诱导
年,卷(期) 2004,(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4.10.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谊生 上海浦南医院麻醉科 3 11 1.0 3.0
2 陈慈敩 上海浦南医院麻醉科 1 1 1.0 1.0
3 陈红霞 上海浦南医院麻醉科 1 1 1.0 1.0
4 谢春荣 上海浦南医院麻醉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频指数
异丙酚
麻醉诱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