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3个杂交组合的亲本及4个世代(F1,F2,F3,F4)为试验材料,对亲本、F1代及各分离世代个体,依12个农艺性状的表现,分别计算了协调指数.结果表明,3个组合的F1代协调指数均小于亲本,说明在各性状协调性方面,亦存在杂种优势;分离世代的个体单株粒重与协调指数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以单株粒重大而协调指数小的类型为优良变异类型,不同组合各世代优良变异类型出现的几率存在差异;如果在各分离世代不加以选择时,优良变异类型出现的频率有随世代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建议应在协调指数小的基础上,加强早期分离世代对优良变异类型的选择,以增大后期世代优良变异类型出现的比率,提高育种效率.
推荐文章
小麦×大麦杂种后代早熟衍生系的选择和鉴定
普通小麦
栽培大麦
杂种后代
早熟株系
选择
细胞学
GISH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协调指数对小麦后代中优良类型选择效果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协调指数 春小麦 分离世代 单株粒重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9-5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2.1+2|S5/59|035.1|
字数 37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69.2004.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艳丽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32 1072 14.0 32.0
2 付连双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46 578 14.0 22.0
3 李卓夫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67 1018 17.0 30.0
4 王玉波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45 430 11.0 19.0
5 刘君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5 25 3.0 5.0
6 蔡泉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协调指数
春小麦
分离世代
单株粒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