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实时、连续地测量海水中悬浮沉积物,利用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可以在测流的同时,测量海洋悬浮沉积物浓度.描述了利用后散射强度,估计悬浮沉积物浓度的原理.在现场测试中,利用采水器采集水样,通过水样分析并结合声信号的衰减特征对ADCP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作者还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对这一测量方法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现场实验表明,经公式校正后,ADCP测得的后散射强度与实测水样所获得的悬浮沉积物浓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88,由此证明,此测量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声学多普勒剖面仪对悬浮沉积物浓度的测量研究
声学多普勒剖面仪
悬浮沉积物浓度
声学后散射强度
声学多普勒剖面仪对悬浮沉积物浓度的测量研究
声学多普勒剖面仪
悬浮沉积物浓度
声学后散射强度
内孤立波悬浮海底沉积物研究进展
内孤立波
破碎机制
沉积物
动力响应
再悬浮
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力学性质聚类分析研究
海底沉积物
声速
物理力学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DCP对悬浮沉积物浓度的测量及其误差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海洋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 悬浮沉积物 线性拟合 回声强度
年,卷(期) 2004,(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P736.21
字数 3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096.2004.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兰志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 47 2.0 3.0
2 龚德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1 231 8.0 14.0
3 李思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3 259 8.0 15.0
4 徐永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0 190 7.0 12.0
5 秦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4 43 2.0 4.0
6 姜静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8 68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
悬浮沉积物
线性拟合
回声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科学
月刊
1000-3096
37-1151/P
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中科院海洋所
2-655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1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