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新型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就生物量和生物相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试验发现,所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为白色绒球状,平均粒径为2~3 mm,最大可达5 mm左右,相对密度在1.12~1.14之间,沉速为29.7~46.0 m/h;反应器内的微生物以附着生长型为主,生物量(SS)为5.0~15.0g/L,好氧颗粒污泥在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小(约为1/10).此好氧颗粒污泥可看成是脱落的生物膜在特定外部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微生物聚集体,其主要是由丝状细菌的菌丝缠绕而成,同时有球菌、杆菌等其他微生物附着生长在菌丝上.
推荐文章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好氧颗粒污泥
生物处理
废水处理
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汽车涂装废水
序批间歇式反应器
汽车涂装废水
好氧颗粒污泥
微生物
乳品废水厌氧反应器快速启动及颗粒污泥形成
乳品废水
厌氧反应器
颗粒污泥
泥量
负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来源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生物膜 丝状细菌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述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29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602.2004.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易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136 6154 40.0 76.0
2 文湘华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89 3036 31.0 53.0
3 王荣昌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3 1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6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2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09(32)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0(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2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生物膜
丝状细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给水排水
半月刊
1000-4602
12-1073/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8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9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683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