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自然孵化法、去透明带法、免疫外科法去滋养层三种方法对胚胎贴壁率、平均贴壁时间及内细胞团(ICM)克隆形成率的影响.观察鼠囊胚在小鼠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的生长行为.方法超排卵获得囊胚,随机分成A、B、C 3组.A组:自然孵化法;B组:去透明带法;C组:免疫外科法去滋养层,分离获得ICM.观察鼠囊胚及ICM在饲养层上的生长行为.结果 3组胚胎贴壁率、ICM克隆形成率、平均贴壁时间分别为A组:83%、83%、36~48h ;B组:82%、82%、24~36h ;C组:71%、71%、24~36h .滋养层细胞与ICM同时增殖,但滋养层细胞扩展范围小,不形成一层半透明膜状结构.ICM在第4天时能够充分增殖且未分化,垂直隆起生长,呈典型的卵圆柱状结构.结论三种方法对胚胎贴壁率、ICM克隆形成率无显著差异,去透明带法、免疫外科法使胚胎平均贴壁时间短于自然孵化法.
推荐文章
竹鼠饲养管理要点
竹鼠
饲养管理
繁殖力
人胚胎干细胞在人源和鼠源饲养层上的生长特性比较
人胚胎干细胞
培养
饲养层
成纤维细胞
牛胚胎在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生长行为
小鼠
内细胞团
培养
生长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鼠囊胚在饲养层上的生长行为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然孵化 免疫外科 囊胚 内细胞团 滋养层细胞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1
字数 22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905.2004.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连弘 哈尔滨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59 263 8.0 12.0
2 赵丹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 27 315 9.0 17.0
3 张玉兰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 14 31 3.0 4.0
4 惠宏侠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 3 1 1.0 1.0
5 杨艳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孵化
免疫外科
囊胚
内细胞团
滋养层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