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跨越缝合带的综合地球物理和地质调查研究,查明了地质上推测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深部结构和构造,提出了下述观点:现有资料尚不足以证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严格意义上的缝合带,而趋向表明是一个老的弧后拉张区,在后来的印度大陆与拉萨地块碰撞挤压过程中,先是沉积了巨厚的第三纪地层,仅在20Ma(?)以来才转变成挤压体制,形成多条逆冲断裂;纳木错-申扎逆冲的蛇绿岩片带代表着侏罗纪洋的主要缝合带位置,在其闭合过程中洋壳与陆壳一起向北发生俯冲,并形成班戈岩带所代表的岩浆弧,在岩浆弧后出现了拉张区;下地壳向北挤压增厚,物理性质不同的上、下地壳之间相互运动而形成了一条缓倾的剪切片理化带,南北长达300km,命名为主羌塘逆冲断裂带(MQT);并使班戈岩片整体向南逆推上去,致使地壳分层增厚;在拉张期伦坡拉小地块向下运动,20 Ma以后转变成压缩体制后又开始向上逆推,再加上后期的剥蚀,致使班戈深成岩体出露于地表;唐古拉山、各拉丹冬等年轻的火山岩浆带与地表显示的构造活动无直接关系,推测应是地壳深层作用引起的构造岩浆活动的显示.
推荐文章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硫化镍矿
地质学
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
碳酸岩型硫化镍矿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青藏高原
西藏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岩金遥感找矿模式
西藏
板块结合带
金矿
遥感找矿模式
远景预测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去申拉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
LA-ICP-MS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岩浆混合
东卡错微陆块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发现侏罗纪洋岛型岩石组合
青藏高原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那东洋岛
构造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深部地球物理结构给出的启示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藏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纳木错-申扎缝合带 主羌塘逆冲断裂带(MQT) 深部热通道
年,卷(期) 2004,(7) 所属期刊栏目 特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3-63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542+.4|P631
字数 110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4.07.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1)
共引文献  (38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467)
二级引证文献  (114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7(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09(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0(5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2(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0)
2013(9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1)
2014(14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41)
2015(1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4)
2016(1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6)
2017(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2)
2018(1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8)
2019(13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27)
2020(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藏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纳木错-申扎缝合带
主羌塘逆冲断裂带(MQT)
深部热通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