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c-jun基因在血肿周围缺血带的表达与神经元生存和恢复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入院时的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情况,对3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GCS≥8分组和GCS<8分组;按治疗后两周时病情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另取非脑系科疾病标本10例作为对照组.用血肿清除术或血肿碎吸术中所带出的血肿周围组织标本行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检测c-jun mRNA的表达水平,以多功能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组c-jun mRNA阳性神经细胞百分率和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3±1.20及3.00±0.35,P<0.01);c-jun mRNA的阳性神经细胞百分率和平均吸光度值在死亡组的表达高于存活组.结论脑出血的缺血性损伤诱导c-jun基因表达,出血量越大,病情越重,表达越明显.
推荐文章
雌激素对骨组织c-fos 和 c-jun mRNAs及其表达产物的影响
雌激素类 基因,fos 基因,jun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骨和骨组织
纳洛酮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剂麻醉大鼠大脑皮质C-jun mRNA表达的影响
纳洛酮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剂
C-jun基因
实时定量PCR
阿朴吗啡诱导黑质毁损大鼠腹侧被盖区c-jun表达
6-羟基多巴胺
阿朴吗啡
中脑腹侧被盖区
酪氨酸羟化酶
c-jun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出血后c-jun基因表达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因,iun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23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126.2004.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健 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10 408 10.0 14.0
2 罗跃嘉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105 3183 32.0 52.0
3 张波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 152 883 16.0 23.0
4 段青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3 21 2.0 3.0
5 赵明祥 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1 73 5.0 6.0
6 宋为群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5 3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出血
基因,iun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009-0126
11-4468/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08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