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今中医理论基本以"阴虚阳亢"、本虚标实,作为高血压发病的基本病机及分证的立论点,认为阳虚是阴虚及阳,终至阴阳两虚.但从临床实际来看,标实与本虚未必皆属因果转化关系,更不能与早、中、晚分期相对应;而阴虚与阳虚之间,亦绝非有必然的演变转化关系,阳虚证虽然少见,但有它的独立性,并非皆为阴虚及阳,其发病机理与阴虚阳亢有本质的区别.强调临床既不能单纯以血压升高作辨证的主导,更不能把高血压与阴虚阳亢等同对应.必须重视整体观念,针对临床表现深入辨证,并举例论证了清温异治高血压病的疗效,认为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推荐文章
清眩降压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验案
陈可冀
清眩降压汤
高血压病
肝肾阴虚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
李冀教授治疗高血压病所致眩晕验案举隅
高血压病
眩晕
名中医
李冀
从瘀论治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
血瘀
中医药疗法
毛静远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高血压验案1例
高血压病
肾虚血瘀
补肾活血法
病症
舌脉
毛静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温异治高血压病验案
来源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清温异治 周仲瑛 验案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名老中医精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1-2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59.441
字数 25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005.2004.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仲瑛 131 2300 27.0 4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病
清温异治
周仲瑛
验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0482
32-1247/R
大16开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28-23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64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