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洞庭湖居湖南省东北隅,长江荆江段南岸.湖泊形状呈近似"U"字形,岳阳站水位33.50 m时(黄海基面),湖长143.00 km,最大湖宽30.00 km,平均湖宽17.01 km,湖泊面积2625 km2;最大水深23.5 m,平均水深6.39 m,蓄水量167×108 m3.因入湖泥沙长期淤积、高洲围垦、并垸合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清代末期以来,湖泊形态演变剧烈,湖盆抬高,入湖河流三角洲快速发育,湖面南移而缩小;现湖体已明显演变为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首尾相接三个部分,具有"高水湖相,低水河相"的典型特征.洞庭湖区不但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且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文章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洞庭湖及其湖区的生态环境退化状况、产生原因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推荐文章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湿地
生态环境
管理模式
洞庭湖区
洞庭湖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初步辨析
生态环境
水质变化
生态变化
洞庭湖
洞庭湖区湿地退化现状及保护对策
湿地退化
保护对策
洞庭湖区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功能价值变化分析
土地生态功能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功能价值
洞庭湖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洞庭湖 生态环境 状况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7-2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X2|P941.78
字数 67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04.02.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加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85 2476 29.0 46.0
2 黄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60 1520 24.0 3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222)
二级引证文献  (364)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8(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09(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0(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2(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3(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4(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5(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6(5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7(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9(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洞庭湖
生态环境
状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