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气胸致ECG变化的特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病例分为左侧气胸组和右侧气胸组,在气胸急性期用12导ECG自动分析仪描记ECG,并测量各导联QRS波群振幅.结果同右侧相比,左侧气胸组QRS波群振幅以V1最大,并从V2~V6逐渐减小,在V3~V6出现低电压.两组Rv5/Sv1比值(P<0.001)及钟向转位(P<0.05)有显著性差异.左侧气胸组中V1及Rv1的振幅与气胸量呈直线相关(r=0.356 P<0.05;r=0.373P<0.05),其余导联及右侧气胸各导联振幅与气胸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左侧气胸时,心脏和前胸壁之间的空气阻碍了左侧胸导联(V3~V6)的心电活动向体表的传导,其振幅减小程度与气胸量无关.而V1与Sv1振幅的大小与气胸量呈正相关.左侧气胸导致的心脏顺时钟转位,可能也参与了上述过程的形成.右侧气胸却无上述变化.
推荐文章
自发性气胸与心电图变化的机制研究
自发性气胸
心电图
肌钙蛋白
心肌酶谱
72例气胸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
气胸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胸致心电图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医学新知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气胸 心电图 机制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18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511.2004.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江华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 84 480 11.0 18.0
2 许喜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科 20 115 6.0 10.0
3 肖斌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科 3 2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胸
心电图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新知
双月刊
1004-5511
42-1220/R
大16开
武汉市东湖路169号
38-33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6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