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金属氟化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而且绝缘层的厚度会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具有LiF/Al的双层电极的发光器件,其发光特性与工作性能优良,但稳定性较差的Ba(Ca)/Al电极结构器件的发光特性具有可比性.初步分析表明绝缘层的插入造成了发光聚合物层与金属电极界面的能带发生弯曲,降低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势垒,提高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效率.从而最终导致了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光强度、外量子效率及电流效率等发光性能指标的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PVK有机薄膜对PF-BT15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聚乙烯基咔唑
FP-BT15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空穴传输层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发光层中的电场分布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
聚对苯乙炔薄膜
电场分布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发光二极管
器件结构
发光机理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在组合仪表上的应用
发光二极管
选型
颜色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属氟化物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提高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MEH-PPV 阴极 氟化锂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5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83.1
字数 27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32.2004.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存洲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53 388 12.0 17.0
2 林海波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10 89 4.0 9.0
3 吴宏滨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 14 42 4.0 6.0
4 徐晓轩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51 387 12.0 16.0
5 王斌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44 188 7.0 11.0
6 俞钢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9 83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MEH-PPV
阴极
氟化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